【新四军英烈故事】华中鲁艺的青年翘楚——许晴

作者: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0-09-08浏览次数:602

北秦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苏北水网地区小村庄,因新四军华中鲁艺许晴等师生喋血抗战于此,而被写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册。

1941年夏季,日寇发动了对盐阜的大“扫荡”。根据新四军军部的部署,鲁艺华中分院的师生分成两个队,院部和文学系、美术系为一队,随军部转移;戏剧系、音乐系和普通班为二队,分散转移。7月23日晚,二队经湖垛(现为建湖县)转移到北秦庄,翌日凌晨,遭遇日寇突然袭击,师生们在突围中,教导主任丘东平、戏剧系主任许晴以及朱丹、王海纹等20多位同志遇难牺牲……。1984年盐阜人民在北秦庄修建了“华中鲁艺抗日烈士陵园”、铸建了“华中鲁艺殉难烈士纪念碑”。在勒石英烈中,许晴名列第二。

许晴,原名许多,祖籍安徽省歙县,1911年出生在江苏扬州。1928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南京搞地下宣传工作,在北平搞学生运动,在上海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战地服务团。1939年以后辗转到安徽,进入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继续从事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这时的许晴曾担任津浦路东各县联络办事处的文教科长。1940年10月,随刘少奇来到盐城,先后担任盐城县文教科长,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教师、戏剧系主任等职。

许晴从小就有报国之志,中学读书时接受进步思想熏陶,而且有较高的文艺天赋。1931年,20岁的许晴就到联华影业公司五场演员养成所(即培训演员的场所)从事影剧工作。这时他特别喜欢阅读高尔基的《母亲》、《海燕之歌》、《我的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等进步作品,经常与“剧联”成员谈论国家时政、控诉日寇暴行、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媚外卖国行经。1932年,许晴受地下党委托,在北平城内西单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卿云”的书店,门面不大,仅有一间铺面,出售进步书籍。为了遮掩特务耳目,在柜台和书架上,也摆上一些《金瓶梅》、《金粉世家》等小说。这时,失学又失业,追求进步又无路可去的杨沫(后来《青春之歌》作者)来到书店作店员。1933年终因出售进步书籍“罪”,许晴被北平宪兵三团逮捕,关押在德胜门外第二监狱。也就在这期间,他将许多改名为许晴。许晴是独生子,他母亲听说儿子被捕,很是着急,无奈之时便找到杨沫。为了探监方便,杨沫装扮成许晴妹妹,以母女身份,经常送些吃的、用的物品给他。那时的杨沫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还不是党员,但十分愿意做追求进步的事,因此,根据许晴要读书、要写作的要求,杨沫在北京城买了些公开发行的革命书籍,如《大众哲学》等,把封面撕掉写成其他书名,用旧报纸包好,并和他母亲把铅笔芯放在馒头的馅心里,骗过狱中的看守,巧妙地将书籍和纸笔带给许晴。1936年底,在我党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舆论压力下,许晴被释放。三年的监狱生活,更历练了他抗日救国的坚定信念,出狱后不久,许晴离开北平,前往上海、武汉、安徽等地,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39年在安徽省文化协会主编的文艺杂志《中原》上发表话剧《汪——平诏协定》,揭露汪精卫与日本战时内阁首相平沼麟一郎勾结卖国的罪行,引起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

许晴在盐城前后只有九个月的时间,先后与沈西蒙、邵惟、辛文等同志创作演出了《皖南一家》、《扬子江暴风雨》、《王玉凤》、《重庆二十四小时》、《惊弓之鸟》等众多话剧。其中五幕话剧《重庆二十四小时》写的是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二小姐在重庆“家场和官场”的活动,揭露了国民党四大家族反共卖国投降的真面目。在正式演出前两天,陈毅军长到场看了大家的排演后说:“这个剧本今天在敌后演出,很有意义”。陈毅提出将剧名改为《重庆交响乐》,因为“二十四小时”只说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西洋戏剧的“三一律”原则,没有实际意义,剧名要画龙点睛,“重庆交响乐”说明戏中有各种声音的交响,有大后方国民党的官场、商场、舞场的声音,有大官僚和小百姓的声音,也有我们共产党的声音。许晴创作、编导的戏剧都是紧扣抗战形势,贴近抗战生活,深受军民观众的欢迎。除此之外,许晴还创作了《中华民族好儿女》歌曲的歌词。

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是抗战时期共产党和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办的一所冠以鲁迅名字的高等艺术学校。这所学校1940年11月开始筹办,1941年2月正式开学。在敌后斗争的艰苦岁月里,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革命人才,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军民斗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1年夏,日伪集中了17000多人,从东台、兴化、射阳、陈家港等地分数路向新四军军部合击,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决定,号召驻盐部队、机关、学校全部分散转移。7月24日凌晨,鲁艺二队200多名师生集合在北秦庄祠堂,许晴作了简短的紧急动员后,便和战斗班的同学走在出发的队伍前面。这天晨雾较大,许晴隐约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不少人在走动,并朝北秦庄方向而来,立即传令队伍停止前进,他和战斗班上前侦察。他们刚走出几步,对面的日伪军便开枪扫射起来。据事后消息证实,这次“扫荡”北秦庄的是一个日军小队和一个伪军中队,敌人深夜扑来是企图打击中共华中局机关报《江淮日报》社,然而该报社已于23日得到情报转移走了。鲁艺二队的师生对敌情全然不知。敌人枪一响,许晴便带领战斗班以微弱的火力阻击敌人前进,掩护大家后撤。许晴用的是一支八音手枪,仅有几粒子弹,很快就打光了。于是他迅速隐蔽到当地农民屋后芦苇丛中,由于他只注视着前面的来犯之敌,以致被后面包抄过来的敌人用刺刀戳死,推入河中。在这场遭遇战中,丘东平、许晴等20多名师生不幸牺牲。战后,许晴的遗体被当地农民从河中捞起来与其他烈士一起埋葬在北秦庄东南的黄土里。此时的许晴年仅30岁。1942年7月,陈毅代军长在新四军政治部编印的《新四军抗战殉国烈士纪念文集》一书中,亲笔写了《本军抗战殉国将校题名录书端》,指出“又如丘东平、许晴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努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海。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

2015年5月7日,许晴及同时遇难烈士安息的北秦庄的“华中鲁艺抗日烈士陵园”,被列入江苏省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省级抗战主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我们更加怀念许晴及华中鲁艺二队殉国殒身的青年才俊们。

(冯林芬)